WSOP决赛桌碰上欠一屁股债的对手,这信息太有用了!

2024.08.12 01:16:42 发布

打比赛,每个阶段使用的策略都不一样,打法需要随着不同阶段而变换。

当你参加一场锦标赛的时候,你需要搞清楚奖金的结构。

如果总奖金的超大一部是留给第一名的,你参赛的状态应该仅是为了冠军而战。

如果参赛的大部分人都能够进入奖励圈,那你应该打得很紧,直到你闯入了奖励圈,然后你就可以为冠军而战了。

一场标准的线上即时锦标赛,它的奖金结构是:参赛人数的30%—也就是十个人中有三个人—将能拿到奖金。

出于这个原因,战况就会变得比较凶残,因为进奖励圈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

在这类锦标赛中,你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闯入奖励圈,除非你发现其他人比你更关心进奖励圈这个事儿(这种状况通常会发生在泡沫期,我们将会在之后的内容中提到)。

深筹码锦标赛的早期阶段挺像一次现金游戏,因为通常来说这个阶段的你离奖励圈还远着呢。这阶段筹码的价值大概等同于你的买入费,然而当比赛进入到后期阶段,筹码的价值就会大大减少,因为奖池里的奖金很快就会被用于支付给拿到名次的选手。

当筹码变少的时候,你的策略应该有所调整。有些牌桌也许会被你压制住,你可以借机赢下每一份盲注和底注,可在另一些牌桌上,对手打得凶的话,如果你投入的筹码少于10bb(大盲注),你是绝不会看到翻牌的。

因此,你应该根据每张牌桌的不同而调整策略,也根据筹码的变化而调整策略。

玩牌是一种不断找到平衡点的过程。从长远利益来看,谁能更好地适应游戏中的各种变化,谁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系列文章就是向大家介绍如何适应比赛不同阶段来调整策略的。

接着上一篇,今天我们聊闯入决赛桌后9-6人阶段的玩法。

决赛桌阶段

对于大多数业余牌手而言,闯入大型锦标赛的决赛桌犹如梦想成真一般。可对于职业牌手而言,你的梦想应该是成为大型锦标赛冠军。你在比赛决赛桌阶段的目标应该是,趁盲注涨得太大而让你不能再继续打得超级松之前,尽可能多地累积筹码。当盲注涨到很大之后,你应该开始紧起来,采用一种身为短筹码而使用的稳健的策略,抱着能获得最好结果的心态参赛。

一旦进入决赛桌之后,选手们通常都能有一段休息时间。在比赛恢复之前,你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对于我曾参与过的每一场WSOP决赛桌的比赛,我都会花上至少4小时的时间去研究我即将面对的牌手们的视频资料。我会谷歌每一位选手的信息,了解奖金对他们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比方说有些选手已是亿万富豪,另一些则濒临破产。那么,富豪们自然是不在乎奖金的,他的目标应该就只剩夺冠这件事。可如果某位选手因为房贷欠下十几万,他所关心的应该是如何蹭到足够多的奖金,以保证他能付清贷款...这些信息大家被看它琐碎,但有很大用处,它们是真的会应该一个人在比赛中的表现,所以如果我们肯花时间去收集每位对手的信息,这些信息就能帮助我们在决赛中更好对付他们。

因为有提前收集好对手信息的习惯,所以这些信息经常能在比赛中帮助我走更远,有次我了解到某位对手欠了20万且急着摆脱债务,而那次比赛的第四名奖金刚好是20万刀,因此决赛桌开始后那个人打得特别紧,于是我就利用这一点肆意地去偷他的盲注,而他也从不还手。后来比赛只剩最后4人时,他的打法立马就跟疯子一样,每手牌都加注和反加,有次他的反加刚好碰到我拿到好牌,然后在那手牌中我成功把他淘汰了,假如我不是提前知道他债务缠身的事,我就有可能失去一些在决赛桌早期偷他盲注的机会。

还有一次是在2019年WSOP买入1万刀的单挑赛中,我赢了比赛第一回合,而我知道几小时后我就要去和Daniel Negreanu进行单挑。中间间隔只有一点时间,回家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开赛之前,我就到里约的CHILL酒店稍作休息。我记得那时候我包里有一本书,内容是关于NBC单挑赛的一些实例的。而书中正好包含有Negreanu参与的5手牌的例子,我把这几个例子全都研读了一遍,接着就去参赛了。

我拿过很多好牌,但其中一手牌,我一反常态,选择弃掉了顶对+弱跟张,这么做是因为在书里介绍的例子中,Negreanu曾用相同的打法玩过一把坚果牌。后来多亏他拿到了一手第二坚果牌,而我的坚果也因此得到支付,所以20分钟之后就赢了这次单挑赛,但如果我没有读过这本书,我就有可能会在之前那局牌中,因为顶对+弱跟张而损失很多筹码。

当我们闯入决赛桌后,假如有位大筹码在泡沫期的表现很好,而牌桌上还有其他一两位大筹码和一堆短筹码。如果和其他选手相比,你的筹码很多或者属于中等数量,那一旦你进入决赛桌,你就应该开始打得紧一些。如果前面的人都弃牌,而你是短筹码,你可以选择攻击盲注。你要做的无非是多争取些筹码,为自己夺冠多添一份机会。第10名和第5名所获的奖金往往只差几个买入,但是第5名和第1名之间的奖金差距可是相当大的。

当决赛桌走掉第一个人后,大多数短码就可能开始疯狂起来。有时候某位大筹码也会开始疯打,不断送出他的筹码。这时候如果你发现某人开始玩得很出格,你应该做好准备,一旦你拿到好牌,而对手是这个某人的话,那就全下吧!

例如,大家的码量都介于10-30bb之间。前面的人都弃牌,轮到按钮位行动,因为总用弱牌加注和反加,他的筹码量从50bb掉到了10bb。他选择全下。小盲位弃牌,轮到你行动,你的筹码是15bb。

在这种情况中,你用来跟注他的范围应该是哪些?如果他从筹码王掉到几乎出局的处境,那他的开局范围极可能是很宽的,我猜测他会用90%的牌全下。底池有3bb左右的死钱,因此你需要用9bb跟注去赢13bb,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你的赢率需要达到40%左右,你的跟注才能够做到盈亏平衡。然而,你用来跟注的牌仍旧需要比能让你盈亏平衡的牌强很多才行,因为在锦标赛中,筹码翻倍不代表你的赢率会跟着翻倍。假设这里不存在筹码量极大或极小的情况,那我估计你在这里需要50%左右的赢率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要记住,我们需要的是比能让你盈亏平衡更高的赢率,那么这里的情况就是类似54%那样的赢率。这个赢率所包含的范围就包括:44+、A2+、K7+、Q9+以及JT这些牌。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就算他全下的范围很宽,而我建议用来跟注的范围还是挺窄的。当你在决赛桌越走越远的时候,全下的价值会不断提升,而跟注的价值将不断下降。

如果他是超紧型选手而不是疯子,那么他在按钮位全下的范围应该只是20%左右的牌,若是如此,那我只会用88+和AJ+跟注。保持不错的筹码量并妥善利用弃牌率这个因素,是一种迅速从短筹码累积到中等筹码的好方法。

当大家的码量都稳定下来,而短筹码都已出局之后,你就需要改回正常的策略参加比赛了。你攻击的目标还是应该继续锁定那些意图蹭名次的选手,并且避开那些牌技更高明的对手。如果大家都是短筹码,你应该采用一种较好的“全下/弃牌”策略,当你预计自己有很高弃牌率的时候,你应该尽可能多地在后面位置寻找全下的机会。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决赛桌上仅剩6名选手争夺大奖了,而6人桌内的决赛桌打法正是我们下一篇文章要聊的内容,敬请期待!

收藏转发

发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