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PokerNews
编译:中扑网
在过去十多年里,扑克圈头部玩家的阵容经常换人,但在那个阵容里,有一个牌手的名字却一直深扎在这个行业的食物链顶端:Erik Seidel,一个美国纽约州人。
新生代的玩家多数是通过《赌王之王》这部电影认识Seidel,但他的成就不只停留在那个年代,这个懂得何为与时俱进的牌手,在他“六十而耳顺”这一年,依旧稳坐全球锦标赛盈利榜的探花之位,这位纽约客仅是在线下比赛的收入就高达3470万美元。那在未入行之前,他又是谁呢?
西洋棋→扑克
Seidel在曼哈顿区长大,他们一家住在上西区一个很多元化的社区,高中的时候就接触过扑克一两次,但技术很鱼,从布鲁克林大学毕业后,他去亨特大学深造学习人文科学,当时的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工作,可自打去了一趟Mayfair俱乐部后,Seidel的人生轨道发生了偏离。
那个俱乐部当时只有桥牌和双陆西洋棋两种游戏,Seidel在那里接触到西洋棋后就喜欢上了这种游戏,然后经常去那个俱乐部玩游戏,并开始通过游戏赚到一些钱。据说Dan Harritngton(WSOP冠军)和Howard Lederer(全速扑克创始人之一)也经常去那个俱乐部打牌。
Seidel说自己以前是个很害羞内向的人,但通过玩西洋棋,人不仅开朗起来,思维也得到了锻炼,他认为学校的教育应该有所改革,把西洋棋纳入教学里,他说:“学校的课程应该多排一些游戏的科目,游戏里博弈论的内容挺值得学习,我的小女儿现在就对西洋棋和扑克很感兴趣,也因为接触了这些游戏,她的数学能力也跟着有了提高,我觉得学校教孩子的方式是时候改一改了。”
因为在Mayfair俱乐部打牌,Seidel都是跟当时世界顶级的西洋棋高手过招,他进步得很迅速,技术已经强到在游戏赚钱,他开始不喜欢回学校上课,这时候正好有两位经常跟他一起玩西洋棋的朋友给他推荐工作,两人当时在韦伯公司的贷款部门上班,他们问Seidel想不想去韦伯工作,Seidel接受了这个建议,两人随即帮忙安排面试。
尽管在面试过程因为木讷的表现而没给领导留下好印象,但通过两位朋友的极力举荐,Seidel顺利进入韦伯公司,他的表现没给朋友丢脸,在韦伯工作的18个月里,他的工作很优异。当时有一位与Seidel一同在Mayfair俱乐部游戏的人名叫Roger Low,他本来是西洋棋职业玩家,后来转行去做交易员,在头一年里挣了不少钱,他给Seidel传输了不少生意经,在这过程中Seidel发现这一行挺有前景,于是决定转行,但三个月后就出事了,那是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崩盘,Seidel任职的那个公司破产,股灾蔓延到全世界,而他也因此失业。
正是在这个时期,Seidel接触到了扑克,他回忆说:“Mayfair俱乐部当时开始流行德州扑克,有朋友劝我试试这种新游戏,我试了,但打得很烂,那时我身边的人都玩得不好,于是我只能边玩边摸索。”
不过情况在第二年因为Mayfair的一个决定有了转变,Seidel说:“第一年的时候,俱乐部是不允许职业牌手到这里打牌的,可第二年他们开始放宽了政策,于是Dan Harrington和Howard Lederer这些职牌出现在了俱乐部的牌桌上。”
Seidel以前学习西洋棋时就很懂得学人之长,他玩扑克也不例外,Seidel开始从这些顶级牌手身上偷师,技术大有长进,一年后,Seidel成了他们中的佼佼者。
1987年那年,Harrington和Howard都参加了WSOP主赛,双双挺进决赛桌,但冠军却被东方快车陈强尼拿下,和Seidel成为牌友后,两人都劝Seidel去参加1988年的比赛,于是他跟几个朋友一起启程维加斯踏上他的第一次WSOP之旅。
那年29岁的Seidel在心里将陈强尼视为大神,他说:“教我西洋棋的师傅当时也在维加斯,比赛前我向他咨询了一些事,他对我说陈强尼是当时全球最厉害的牌手,然后比赛的时候我脑子就一直记着这些话,虽然我在纽约打得不错,可维加斯却是另外一个世界。”
命运让Seidel在单挑遇见了陈强尼,他回忆说:“想到要跟他单挑,我心里就很紧张,之前我只在纽约玩过牌,可现在我要面对的却是世界顶级的牌手,我完全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表现,过程真的打得蛮艰辛。”
Seidel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亚军的成绩让他获得28万美元奖金,但他自己只拿了其中的30%,因为剩余的股份他都卖给了纽约的朋友,得知他拿了亚军,朋友们都乐开了花。
拿了亚军后,同样是在88年,Seidel其实还拿了另一场比赛的冠军,但他并没有因此走上职业的道路,他觉得靠赌博营生的想法太不现实,没法养家糊口,于是他回到华尔街,继续做交易员的工作。
华尔街→维加斯
为了养家,Seidel打着两份工,白天做本职工作:期权交易员,晚上去打牌做兼职,7年后的1995年,他们终于下了决心。
Seidel说:“妻子知道我工作得不开心,我很不喜欢每天西装革履去挤地铁在交易所站一整天,所以她提议:‘不如我们给自己5年时间,搬到维加斯打牌,看看这条路到底行不行得通?’妻子会那么乐观做这个决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她对我的牌技绝对比我自己要有信心。”
Seidel其实不担心自己的牌技,他知道自己打牌打得好,但相比其他人,他的技术究竟能有多大优势?如果打牌是他唯一的收入来源,自己能扛得住牌桌上的波动吗?举家从纽约搬到维加斯打牌真的靠谱吗?
他说:“我之前一直没离开过纽约,很依恋那里,选择搬家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变动,以前我觉得自己根本没办法住在除了纽约之外的地方,可当我们到了维加斯之后,一下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后来我发现那里挺适合养孩子的。”
30多岁转行的Seidel还是受到了来自家庭的一些阻力:“我母亲一直很支持,但父亲一开始会有些怀疑,不觉得这是份可以养家的工作,可几年后他的观念变了,认为这也可以是一条路,他身边一些打牌的朋友还会在他面前聊到我,后来我感觉他开始认同我的工作并引以为豪。”
10-20年后退休
Seidel做交易员时的经历肯定有帮到他的牌手生涯,但他觉得自己能够有那么好的牌技主要还得归功于在Mayfair俱乐部的那些日子,他觉得他在西洋棋学到的技巧是可以用到牌桌上的,虽说他那时候多是跟一些牌技也很一般的玩家打牌,但他们本身是有游戏技巧的,自己从他们身上吸收了很多精华,除了西洋棋玩家外,Seidel还跟一些牌手打过交道,这些人就包括Stu Ungar,他评价Ungar是个很独一无二的牌手,是一位真正有天赋的扑克玩家。
不过跟Seidel同期出道的很多玩家都已经不在了,随着扑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开始加入到这个行业,他认为如今的游戏环境跟自己当年刚接触这个行业时比,真是难多了,可他还是建议:“我鼓励大家来玩这个游戏,其实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自己的很多事,这个游戏依旧每天还能给我惊喜,而我从生活学到的很多东西,其实大部分都源自牌桌。我们的弱点,会在打牌时暴露无遗,知道之后就可以及时纠正这些缺点。我们可以从这个游戏中学到的东西很多。”
Seidel说现在在这个行业生存,挑战性很大,这种挑战性在他经常打的那些比赛表现得尤为明显:“我都是跟世界顶级的牌手在较量,想要努力跟上或是弄明白他们的打法思路,对我来说真是很有挑战的一件事。Stephen Chidwick、 Justin Bonomo、 Jason Koon、 Adrian Mateos、 David Peters、 Nick Petrangelo、Sam Greenwood、Ben Tollerene和 Ike Haxton,如今像他们这样优秀的牌手真的很多,如果有需要,我还可以再列举多30个像他们这样出色的玩家。”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Seidel努力提升自己:“我经常会回顾自己打过的牌,检查自己的决定,看看能不能找出别的更有效的打法。”
这个圈子有不少玩家总认为自己打法完美,他们觉得自己输牌完全是因为运气不好,跟牌技无关,对于这种态度,Seidel不以为然:“大部分时候都是跟运气无关的,是跟你自己的决定有关,所以你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决定,想想是不是能够找出更好的打法,如果你老是为输牌找理由,为自己的不足辩护,那你很难接受新的东西,也没法改掉身上的漏洞。”
从一名交易员转行做职业牌手的Seidel一直在这份工作做了20多年,但他还想一直做下去:“我很爱这个游戏,还想再打10或20年,这是真心话,WSOP结束后,我停了一段时间,想看看离开后自己是否会留恋它,想看看自己是否愿意稍微花少一点时间在牌桌上,多回纽约转转或去旅游,头几个月确实还挺享受的,但现在我很期待回归牌桌,想在今年多打一些牌,心里有种赶紧忙起来的冲动。妻子说,我其实每年都是这样,根本没办法离开这一行。”
事实上,在2019年的头一个月,Seidel就已经在巴哈马两场大赛拿了挺不错的成绩,继续做着这个圈子的一颗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