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下注策略的前生今世以及它背后不为人知的机制

2018.11.21 07:18:25 发布

 

今天,持续下注这个策略已经烂大街了,就算是没带脑子的菜鸟玩家也会在锦标赛这么打。

 

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自动持续下注会成为一种标准打法?

频繁的持续下注究竟能达到什么目的?

你应该怎么持续下注?

 

我们会先通过持续下注的实例来了解这个策略,然后再深入了解它背后的数学机制。不过首先,我们先谈谈这么些年以来,持续下注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启发。

 

持续下注的进化史

 

我职业玩牌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持续下注策略的变迁。不过,大约六个月前,我开始使用Piosolver这款软件来研究游戏理论,然后发现自己对持续下注背后的原因竟然一无所知。

 

这个发现让我挺羞愧的,毕竟我可是玩过500万手牌的人。我意识到我并不知道在某些情况下,为什么要持续下注。不过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我认为你也应该知道,所以我们就从头说起吧。

 

2008年-2009年:持续下注怎么玩都不会错

 

当我刚开始玩MTT时,大概是在2008年到2009年,100%频率的持续下注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策略。所有的优秀玩家都这么做,没有跟上时代的玩家简直毫无还手之力,只要翻牌没中牌就会弃牌。所以,100%的持续下注从数学来看是非常合理的玩法。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在100颗筹码的底池持续下注半个底池。由于我们是在试图用50颗筹码赢到100颗筹码,所以可以得到2:1的底池赔率。也就是说,我们的持续下注只需要有33%的机会成功就能赚到钱。因此,如果对手不想让我们的持续下注赚到钱,他至少要有66%的概率跟注。

 

在德州扑克中,你在翻牌击中一对+的概率大约是33%,所以谁下注谁就是老大。就算对手每次中一对都不会弃牌,也会继续玩合理的听牌,他仍有大约50%的机会不中牌,然后被迫弃牌。这个概率可比66%小多了。

 

所以,在玩单挑的底池时,在每个翻牌都持续下注,怎么看怎么合理。很多年之后,被持续下注怼一脸的玩家终于逐渐意识到,100%持续下注这个策略是有漏洞的。(当时游戏的策略变化如此快速,我们竟然用了这么久才明白,我也是挺懵逼的。)

 

2011年,我们终于用很多很多的加注,彻底摧毁了100%持续下注这种惨无人道的打法。习惯了持续下注的人可能没想到的是,我们玩的是同一种游戏,持续下注的人在翻牌中一对的概率也只有33%而已。

 

此外,大多数玩家的持续下注频率不再是100%,而是90%左右了。他们唯一不会用来持续下注的牌就是很强的成牌,比如暗三,以及很弱的成牌。拿到强的成牌时,他们会随后过牌来伪装牌力;拿到弱的成牌时,他们会过牌来控制底池。因此,玩家经常会面对如下这样的情况:

 

假如这手牌你在大盲位,你的筹码为30BB。按钮位加注(他的范围大概是50%)到3BB,小盲位弃牌,你跟注。

 

翻牌(底池6BB)是10-8♠-3。你过牌,按钮位下注3BB。

 

按钮位的持续下注范围中包括他所有的垃圾牌,而且你见过他用坚果牌和中对随后过牌。如果我们把中对排除掉,他的持续下注范围内包含对子的机会大概只有25%(范围分析数据见下图)。

 

 

大部分玩家在对手加注后,都会弃掉低于顶对的牌,所以按钮位玩家只有17%的机会拿着能承受压力的成牌。很明显,他的持续下注是很好剥削的,你只要多多加注他就好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锦标赛中用短码过牌-加注,不仅便宜而且经常能迫使对手在全下和弃牌之间做选择。我们再看一遍上面的例子。

 

你在大盲位拿到J♠7。按钮位加注(他的范围大概是50%)到3BB,小盲位弃牌,你跟注。

 

翻牌(底池6BB)是10-8♠-3♥。你过牌,按钮位下注3BB。你加注到8BB,按钮位弃牌。

 

我们在试图用8BB赢到9BB,也就是说,你的过牌-加注必须有47%的机会成功才是赚钱的(不考虑对手跟注后我们仍然赢到底池的情况)。如果对手采取的是100%持续下注的策略,或是会用某些成牌随后过牌,但会用所有的垃圾牌下注,对手以为他在剥削我们,其实我们反过来在剥削他。

 

不过,这股近100%频率的持续下注的趋势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2012年,大型培训网站的视频里都还在宣传用接近100%的频率持续下注。更糟的是,这些视频只字不提持续下注背后的数学机制和逻辑。

 

教练只会像机器人一样持续下注,然后在有对手过牌-加注或手牌打到转牌时才开始分析。而且他们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我什么牌都没有,所以我现在必须弃牌了。”这些教练的每个视频能卖好几百块呢,我也为他们做过贡献!

 

我通过剥削这些自动持续下注的人赚到不少钱,但是我自己持续下注的策略并不高级。当然,这在当时根本不重要。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持续下注有什么漏洞可以钻。也就是说,随便持续下注还是可以赚到钱的。既然没破干嘛要补,对吧?

 

然后到了2013年,潮流开始转向了。

 

2013年:玩家在持续下注之前会看看翻牌了

 

虽然很慢,但是玩家们终于开始开窍了。他们发现,在牌面9-8-7用A♠K♠持续下注可能不太合适。

 

以前闭着眼睛持续下注的人开始对牌面有所选择了;他们会在很差的牌面弃牌,而且更关注对手的习惯了。对手们也开始有所反击,当他们感觉到对手明显在诈唬时,会发动攻击。虽然这些策略并不复杂,但是潮流在逐渐改变了。当然,仍然有玩家会几乎每手牌都持续下注,不过持续下注的下一次进化已经在酝酿中了。

 

大家发现,在所有牌面都持续下注半个底池简直就是在烧钱。有头脑的人做出了新的调整:把持续下注的数目减少到大约33%的底池。小的持续下注到今天依然很流行,而且也挺合理的。

 

33%底池的持续下注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它只需要25%的机会成功就能赚到钱。为了阻止对手用33%底池的持续下注来剥削你,你必须用75%的频率进行反击,而你在翻牌中对子的机会只有33%。

 

小下注量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目的并不是让对手弃掉两张高牌、A高牌或卡顺听牌。相反,它的目标是逼迫对手弃掉范围内完全没中翻牌的一小部分手牌。它只需要很小的概率成功就可以赚到钱,能有多不靠谱呢?

 

你可以预想到,玩家们终于开始追上了这股风潮。

 

小的持续下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手过牌-加注的时候代价是很低的。由于锦标赛筹码通常都是在30BB左右,你仍然可以用小的过牌-加注来逼迫对手在全下和弃牌之间做选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你在锦标赛的筹码是30BB。这手牌你在大盲位,按钮位(范围大约是50%)加注到3BB,小盲位弃牌,你跟注。

 

翻牌(底池6BB)是10-8♠-3。你过牌,按钮位下注2BB,你加注到6BB。

 

你的过牌-加注只需要有43%的机会成功就是赚钱的(冒6BB的风险来赢8BB)。然而,按钮位拿到顶对+的机会还不到20%。当然,他可能中了各种听牌,不会弃牌,但是他的范围内至少有一半是垃圾牌,所以他会被迫弃掉很多牌。

 

 

在我玩牌有五年的时候,持续下注和过牌-加注这两种玩法都遍地开花。每个人都在卯着劲地剥削别人,而锦标赛成为了剥削和反剥削的竞技场。玩家在没有牌的时候会打得非常强,比如在对手过牌-加注后,用垃圾牌来3bet全下。

 

我们再思考一下上面的例子:我们在这个牌面过牌-加注,能体现出有什么牌呢?83和T3这种随机两对并不在我们翻牌前的范围里,而TT、88和T8这种强牌,大部分玩家都不会慢打。

 

尽管有人下注,有人过牌-加注,但是大家都没体现出什么牌力,随着底池越来越大,波动也急剧增加。就我个人而言,跟很多人一样,在T-8-3这种牌面,我想都不想就会用A3 3bet全下。在很多时候,对手的过牌-加注范围内根本没有好牌,而且就算他跟注了,我还有5张补牌,所以我干嘛不全下?

 

最终,锦标赛玩家们厌倦了用弱牌打大底池,他们再也无法忍受无尽的波动。改变蓄势待发,而且终于发生了。这次,游戏理论帮了大忙。

 

2015年:玩家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范围了

 

2015年左右,锦标赛中开始流行游戏理论最优打法(GTO),而且这依然是今天最流行的话题。和以往的潮流不同,GTO游戏玩的是没有破绽的扑克。

 

如果你和对手采取的都是完美的GTO策略,对手是无法剥削你的,你也无法剥削他。这对锦标赛来说并不是完美的策略,因为大多数对手都非常好剥削。

 

请注意,在无限注德州扑克中采取完美的GTO策略是不可能做到的,反正还没有人能做到,连电脑都不行。

 

我们来看一个很基础的例子。根据GTO的玩法,你持续下注的概率应该是40%,但是对手是一个超级大紧人,经常会对持续下注弃牌。面对这位对手时,只用40%的手牌持续下注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尽管这是GTO推荐的范围。

 

如果玩家玩牌的质量继续提升,这一点很快就会改变,但是就目前来说,GTO打法在大多数MTT中都是次优的打法。不过,有一款破解GTO的神器Piosolver,可以告诉你打法背后的原因。

 

如今的持续下注

 

我是今年才下载Piosolve,最喜欢用这款工具来研究持续下注和过牌-加注。在见证了持续下注策略的这么多改变后,能从数学和GTO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改变背后的缘由,简直让我大开眼界。最近,我终于知道了33%底池持续下注的策略为什么那么高明。

 

当然,这个策略在数学上的解释依然很合理,但是你不能指望一种剥削方法能用到天荒地老。玩家会进步,和大部分会剥削的玩家一样,他们迟早会追上咬你一口。对于为什么小的持续下注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正确的打法,这款神器终于祭出了一个理论上非常合理的答案。

 

以下Piosolver模拟的牌局场景都是相同的。我们的筹码是30BB,用如下23%的范围开池加注: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的开池加注范围都是这个。黄色=加注,灰色=弃牌

 

大盲位用大约42%的范围跟注:

 

 

大盲位的跟注范围都如图所示 (黄色=跟注,灰色=非跟注范围)

 

我们先看一个明显需要持续下注的情况,翻牌是7-2♠-2

 

 

这是Piosolver得出的在7-2-2的牌面应该玩的手牌范围(见蓝线框)

 

虽然我们的范围内没什么顶对,但是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应该做三分之一底池的持续下注。这是因为我们的范围仍然比对手更强:

 

 

在7-2-2的牌面,我们的范围胜率是58%,比对手的42%有优势(见红框)

持续下注除了在数学上合理之外,还有其他支持的理由:

1、范围优势。由于我们范围的胜率是58%,对手的胜率是42%,所以我们做价值下注是可以拿到很小的价值的。

2、剥夺对手的胜率。面对我们的范围,对手大部分手牌依然有两次机会来中6张补牌。所以,即使我们的范围有优势,也不想给对手中牌实现胜率的机会。

请注意,这两个理由都是纯理论的,没有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确定我们在随后过牌后不会被对手的诈唬赶出底池。

你应该已经知道,当牌面是7-2-2时,你在大部分时候都应该持续下注,但是现在你终于知道为什么了。

我们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假如翻牌是Q-J-3。在这个翻牌圈,我们只有不到27%的机会拿到顶对+。

然而,根据Piosolver的建议,我们仍然应该用将近100%的频率持续下注三分之一的底池。

这是Piosolver认为我们在Qh-Jh-3d的牌面应该玩的范围(见蓝框)

我们在这里可以采取相同的原则。虽然我们范围内很多牌完全不会中牌,虽然牌面有两张高牌,而我们的范围有很多A高牌,但是我们的范围依然领先对手。

我们的范围里有顶对顶跟张,他没有;我们范围内的中对比他更强;我们垃圾牌里的高牌都比他的垃圾牌更大,其他就不说了。在这种范围优势下,我们依然可以用将近100%的频率做小的持续下注。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不适合持续下注的翻牌:8-6-5♠:

这是Piosolver 认为我们在8h-6d-5s的牌面应该玩的范围(见蓝框)

我们持续下注的概率只有38%。下面这幅“热度图”会告诉你为什么:

绿色=粉碎对手的范围,红色=被对手的范围粉碎,黄色=跟对手打成平手

你可以看到,我们大部分手牌都是不想建立大底池的中等牌,所以最想做的是控制底池。每一手牌你想用来下注的手牌,对手都有更强的牌来压制它。比如我们的范围里可能有AA,但是对手很可能有许多两对的组合。

由于我们从整体来看处于劣势,所以用这个范围来持续下注是拿不到价值的。剥夺对手的胜率就别想了,因为我们能用来剥夺对手胜率的牌在面对对手的加注时,要么只能弃牌,要么只能全下但会输的很惨。

如果你打算使用这款神器,我建议你没事就模拟模拟这些情况。很多情况都可以持续下注,而解锁它背后的原因可以快速改善你的扑克思维。

用破解器提高持续下注的三个步骤:

1、了解持续下注背后的数学原理。比如,持续下注半个底池时,你需要它有33%的机会成功才能不输不赢,持续下注33%的底池时,你需要它有25%的机会成功就能不输不赢。

2、在类似Piosolver这样破解器中输入你和对手的范围。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谁有范围优势?你范围内大多数牌愿意玩这个牌面吗?游戏理论认为你应该持续下注的概率是多少?

做完步骤1和2后,有时你就能得到明确的答案。举个例子,如果在这个牌面中,你的范围能粉碎对手,那么持续下注从数学上和理论上看就是合理的。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你不能马上得到答案。当你对结果感到疑惑,比如持续下注在数学上需要成功的概率跟GTO是有冲突时,那你还需要做第三步:

玩扑克。考虑你自己的玩牌风格,对手对持续下注的反应,以及你能如何剥削他等等。

在很多持续下注的情况下,你是可以做出调整来剥削对手的。随着你对持续下注背后原理的理解,这些调整可以不用那么戏剧化了,比如调整到0%或100%。你可以稍微偏离游戏理论推荐的频率,用你认为最合适的频率来持续下注。

从某种程度来说,不确定才是扑克如此有趣的源泉。如果每种情况都能找到完美的破解之法,那还有什么意思。不过,了解自己每个操作背后的原理,可以让你赚到更多的钱。

收藏转发

发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