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在印度火到连该国规模最大的经济院校都开课教人打牌了

2018.05.30 02:28:43 发布

在学会玩牌前,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关于扑克的人生谚语,比如说那句最耳熟能详的:“人生就像打牌,不要在意抓到多好的牌,关键是怎么打好一副烂牌。”在学习打牌之后,我们开始研读策略,学习情绪管理,学会观察对手的马脚,似乎打扑克已不再是个单纯的纸牌游戏,而是一个策略游戏,而印度管理学院(IIM)主攻战略管理学的助教Deepak Dhayanithy的一堂课似乎也在印证这个观点。

是的,这位大学讲师就是在管理学院以打牌的过程及读人的能力向学生讲解诠释竞争策略。是不是很刺激?接着往下看~

Deepak Dhayanithy在课上先是表明学习打牌有利于局势判断,他说,“底牌与公共牌的组合范围是很宽泛的,要学会精准的去判断当局牌组的可能。世界级的牌手各个都是谋略学家,他们对底牌、牌组和对手的判断准的惊人,这不是运气,这是能力。”他还说,“还有,你需要掌握阅人能力,懂一定的肢体语言和微表情,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以及对待特定情况的反应。最后,管理好自己的资源——筹码。”

如此熟悉打牌的Deepak Dhayanithy你应该也能猜到他是一名扑克爱好者,每个扑克爱好者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被BB时的情绪上头,没牌时的自暴自弃,浪输时的懊恼不已,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这位大学讲师也有自己的处理方式,而帮助他处理这些消极情绪的是他的祖父Viswanathan Anand。

祖父Viswanathan Anand是一位重度象棋痴迷者,他告诉Deepak Dhayanithy,在下棋时,只要得了一分,就会陆陆续续的得分,其实就是马太效应。你一样,对手也一样。Ps: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而Deepak Dhayanithy是这样描述Viswanathan Anand的:“他非常优秀,异于常人的冷静。他打牌的频次其实并不高,但却能很好的将相关棋桌策略运用到牌桌上。”对于祖父的万年扑克脸,,Deepak Dhayanithy说,“他一直在笑。很有趣,他很享受打牌。在他面前我彻底妥协。”

收藏转发

发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