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的时候,忽闪的眼皮和抽搐的嘴唇会暴露被采访者的想法。
即使你比Lady Gaga还会保持扑克脸,你的微表情也会暴露你的真实感受。扑克脸再溜也敌不过微表情的背叛。
现场扑克除了比拼牌技之外,也是解读马脚的竞技场。谁能从对手的脸上看出更多的微表情,谁就能掌握对手的第一手信息,赚到更多的钱。
微表情指的是面部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一闪而过的情绪,持续时间不到四分之一秒。这是Body Language: It’s What You Don’t Say That Matters(《身体语言:你没说的更重要》)一书的作者Robert Phipps的解释。
虽然掌握自己下意识的微表情不容易(几乎不可能),但是你可以学习解读其他人的微表情,并作出回应。在采访和面试的场景下,这是非常有用的一项技能。
“微表情能100%准确反映一个人的感觉,一旦他的意识开始起作用,他就会迅速调整到希望你看到的表情。”Phipps说。他是节目《特丽莎哥达德秀》的常驻专家,也是Big Brother’s Little Brother的评论员。
人类主要拥有七种微表情:开心、震惊、轻蔑、愤怒、厌恶、恐惧和悲伤。当然,在采访的时候,有些微表情会比其他的更容易看到。
震惊是比较明显的一种微表情,大部分人都很容易看出来。“当人们震惊时,他的整个脸都会提亮,眼睛会睁大。”Phipps说。如果采访的时候出现这个微表情,那你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停止触发对方产生这种反应的行为或话语;第二,直接挑明对方的反应,给自己机会解释。比如你可以说:‘你看起来有点震惊,我可以解释一下吗?’”他说。有可能是你说的话引起了误会。
如果解释奏效的话,你可能会看到对方露出开心的微表情 - 他的嘴唇两头会向上挑,眼睛会眯起来(鱼尾纹的位置会皱起来)。“不过他很快会调整这个表情,毕竟还在采访,但是当你看到这种表情时,你可以继续刚刚做的事,说刚刚说的话。就是这么简单。”
Alan Stevens是澳大利亚的一位面部侧写师和身体语言的专家。他还说,根据故事或情境的上下文来考虑人们的微表情也是很重要的。举个例子,如果你问被采访者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让他谈谈以前的经验,你可能会看到他在谈到一些问题时露出轻蔑的微表情,谈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境时露出悲伤的微表情。当你做出轻蔑的微表情时,你的嘴角会收紧,同时一侧的嘴角会上扬。悲伤的时候,你的上层眼皮会下垂,两侧嘴角微微下拉,同时双眼无神。
“看到这样的微表情是,你就知道被采访者完全沉浸在他所讲故事的情绪里。”他解释说。看到表情是一回事,他做出的时机是另一回事,同时你还要考虑当时的背景和接下来的进展。
“在采访的时候,如果我看到他的微表情是跟着我的故事走的,或是跟着我想让他感受到的情绪来走的 - 那我会很满意,觉得采访很顺利。” Stevens说,“如果有哪一个微表情是有冲突的,那我会找机会进行更多的对话或讨论。”
如何读懂别人的微表情
Paul Ekman被认为是解读微表情之父,如果有机会,你可以去上上他的课。如果不上课的话,Stevens说学习解读微表情最好的办法是观看面试的录像。最好的素材是政客和罪犯的采访。Youtube上有不少这类视频。
你可以把声音关掉,只观察身体语言和表情。你要一遍又一遍的观看,直到你能看出被采访者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一些变化。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声音打开观看。他在出现一个微表情时,正在说什么?他说的话跟他的表情是一致的吗?
“当他说的话跟非语言的马脚体现的情绪不一致时,你就知道他在撒谎了。真相往往不会藏在语言里。”Stevens解释。
不过你要记住,在面试的时候,不要通过被面试者的微表情来判断他对你个人和能力的看法。面试是双向的。Stevens说,被面试者会有三个问题:
你会面试吗?
你的能力好吗?
我愿意跟你一起工作吗?
而你的回应是:
是的,我有面试的资质和技能。
是的,我的能力很好。
我现在要看我愿不愿意跟你一起工作。
人们对第三个问题的重视不够,这就是为什么80%的人辞职不是因为不满意工作,而是不满意老板。解读非语言的信息可以让你看到自己是否被接受,同时判断你对雇主是否满意。
对打扑克的启发
这篇文章是否对你玩现场扑克有一些启发呢?当对手拿到牌时,你看到他的嘴角有轻微的上扬,眼角的小细纹也出来了,这个微表情表明他心情不错,很可能拿到了非常满意的手牌。当翻牌发出后,对手的嘴角耷拉了下来,哪怕只有一瞬间,你也可以判断出他对这个翻牌不太满意。
现场扑克就是解读马脚的游戏,希望大家都能修炼成解读微表情的大师,赚钱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