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赏金锦标赛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我先带大家回忆一下,赏金锦标赛指的是当玩家把其他人淘汰时,可以从奖池分到奖金。我们的第一篇文章《Andrew Brokos教你怎么玩猎头赏金赛》主要是从理论上讲解如何玩赏金赛。第二篇文章《渐进式赏金赛牌局分析(第一部分)》讲了一部分理论的运用。今天,我要特别谈谈泡沫期,因为这是传统锦标赛的目标和赏金锦标赛的目标发生冲突最严重的阶段。
第一篇文章戳这里:http://www.dzpk.com/news/free/2018-0210-30085.html
第二篇文章戳这里:http://www.dzpk.com/news/free/2018-0226-30162.html
当泡沫来临时,与奖金的价值和筹码的价值相比,固定数目的赏金其实没那么重要。也就是说,通常你在这个阶段采取的打法已经应该跟其他锦标赛没什么两样,赏金是否能拿到随缘就好。但是在渐进式赏金赛(PKO)中,赏金会越来越大,所以它在整场锦标赛都很重要,哪怕是在泡沫期。
考虑筹码量
与传统锦标赛相比,你在玩PKO时,选择打法更应该侧重于比较你的筹码与其他玩家的筹码量。如果你的筹码属于最少的行列,少到就算筹码翻倍也依旧没资格采集赏金,那么进钱圈就是你最优先的选择。当你只有很小到中等的优势时,不要全下。这个时候,不管是在赏金奖池还是传统奖池,你最多只能拿到最低奖金,所以如果能一路弃牌进钱圈的话,你就要避免被淘汰的风险。
但是,如果你的筹码在小到中等之间(比如筹码排在第20-60名),你就没必要像玩传统锦标赛那样,把重心都放在进钱圈上了。与当时的赏金相比,最低的奖金可能并不少,但与后面的赏金相比,这笔奖金就少的可怜了。因此,为了拿到最低的奖金而放弃未来采集到更高赏金(不再冒险去累积筹码)的机会是不明智的。
当你筹码很大时,与玩PKO其他阶段相比,你在泡沫期拿着同等的筹码量时应该玩地更紧一点。这是因为筹码越少,玩家越不愿意在泡沫期冒被淘汰的风险,因此你的潜在赔率会没那么好。所以,在泡沫期之前,你可能会用更多手牌进入底池,从而得到更多赢到赏金的机会,但是在泡沫期这样打就没那么明智了。
两个赏金的抉择
前一篇文章的大部分例子都出自我玩的一场PKO。我在早期赢了很多大底池,所以筹码很多,于是我可以采取激进的打法来采集赏金。我算过,那场锦标赛的每颗筹码大约价值$0.1,所以把赏金数目乘以100,我大概就能知道赏金相当于底池的多少筹码,这样我就能计算底池赔率了。
我在一手牌失去了大筹码的地位。当时盲注是250/500/80,我在LJ位用KJo开池加注到1,140。HJ位全下9,580,然后大盲位全下了11,535。当然,如果没有赏金的话,我可以轻松弃牌,但是HJ头上大概有$40的赏金,大盲位头上大概是$60的赏金。如果我可以击败两个相对强的范围赢到主池的话,就等于在原本23,000的底池之外,可以多赢价值10,000左右的筹码的赏金。
即便如此,我的决策还是很纠结。如果只是跟注10K赢43K的话,我需要23%的胜率。面对这两位玩家貌似很强的范围,我的胜率大约是21%。但是,如果只需要采集两个赏金中更大的那个赏金,我只需要赢边池就行了。面对那一位玩家时,我的胜率提高到了31%。所以,跟注对我来说差不多是不输不赢了。
一般在玩锦标赛时,你不应该在EV很低的时候做很大的下注,但是在赏金锦标赛中,这样打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你是短筹码,赢一个大池能让你获得在后面采集赏金的资格,那么这个运气是可以搏一搏的。但是,如果你已经是大筹码,比如我现在这样,那么博运气就不明智了,因为输掉底池会损害你在后面采集赏金的机会,而赢到底池并不能抵消这个伤害。现在回头看这手牌,我认为我当时应该弃牌的。
在真正的牌局中,HJ的牌其实比大盲位更强,他的牌是AA,大盲位的牌是99,我幸运地在翻牌中了一张K。也就是说,虽然我输了主池,但还是在边池赢了2,000筹码,同时还赢到了大盲位头上$60的赏金。我的筹码依然比大部分人都多,但已经不是最多的了,所以我不能像之前那样强悍地采集赏金了,因为如果再输掉一个大池的话,我就会立刻失去采集大部分赏金的资格。
拒绝了在泡沫期采集赏金的机会
输掉这个底池,再加上支付的盲注,我的筹码很快降到了不到10个大盲注。这个时候,场上还剩84名选手,前81名可以拿到至少$100的奖金。一般来说,在PKO中,我在这种筹码量下会抓住任何机会筹码翻倍,因为与获得采集赏金资格的筹码量相比,仅仅是活下来已经没那么有价值了。但是,现在比赛接近泡沫期,我没那么多时间去担心赏金的问题了,要先拿到最小奖金再说。
在 600/1200/180级别时,有一手牌让我有些按捺不住。枪口+2位的大筹码开池加注到2,700,桌上唯一一位筹码比我少的玩家全下了9,413,他头上的$100赏金亮瞎了我的眼。我在他后面行动,筹码是11,400,手里拿着9♠9♦。当你筹码这么短时,采集赏金的机会简直绝无仅有,得到一般要立刻拿下。
但是,这位全下的玩家现在的重心也是放在进钱圈上的,原因我上面说过了。所以,他会用非常强的手牌来全下。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一点,然后做出这些调整,但是我相信他有可能连AK都会弃牌,也就是说,我的99击败他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第一位加注者在有机会采集到两个短筹码的赏金时根本不应该弃牌,所以如果我在这个时候搅和进去的话,有可能真会成为泡沫。
我弃牌了,当我看到短筹码玩家亮出A5o,击败了第一位加注者的 KJs时,我的心小小痛了一下。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是面对这么宽的范围,尽管有成为泡沫的风险,但我原本还是应该全下的。结果,我在泡沫爆裂后很快出局了,再也没能采集到赏金。
为了赏金看翻牌
我参加了线上扑克世界锦标赛(WCOOP)的一场$500买入6人桌PKO。在接近泡沫期时,我碰到一个类似的情况。跟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我可以选择跟注看翻牌,不用投入全部的筹码,也就是说,我不用冒着被淘汰的风险来采集赏金了(不过最后我确实在这手牌被淘汰了)。
盲注是3,000/6,000/750,我的筹码大约是128K。尽管我在锦标赛算是小筹码,但左边的玩家筹码比我更少,而且我只需要翻倍一次就有资格采集更多赏金了。目前场上超过90%的选手都有机会进去钱圈,最小奖金是$500多。我先声明一下,我记得其实不是很清楚,可能有些细节会出错,但这并不会改变这个时候正确的玩法,也不会影响我在说的概念。
枪口位的玩家全下了大约50K,他头上的赏金大约是$750,CO位玩家跟注,还剩筹码大约200K。尽管CO位范围内确实有几手非常强的牌,但在大部分时候,当他拿到最强的牌时,应该会更偏向于反加,从而赶走其他玩家,把枪口位的赏金据为己有。许多他会用来跟注的手牌虽然有机会打败枪口位,但没办法跟筹码比他多的玩家打到全下。我并不是说如果我全下他会弃牌 - 他当然不会弃牌,我的筹码和赏金在这摆着呢 - 我只是想表明,如果筹码比他多的玩家全下的话,他很可能会弃掉范围内很多牌。
桌上弃牌到我,我在小盲位拿到10♥5♥。如果CO位是全下而不是跟注的话,这手牌我肯定是要弃牌的。尽管枪口位的赏金看起来很美,但我的手牌击败这两位玩家的机会太小了,所以不值得冒成为泡沫的风险。
但是,由于CO位是跟注,现在我有机会选择跟注,翻牌后再决定是否要全下。我可以在许多翻牌过牌-弃牌,比如A♦K♣2♠,反正弃掉的胜率也不多。
不过,真正的翻牌是6♥5♦3♣,对我来说非常有利。我很可能拿着最好的牌,即便不是最好的牌,我也有20%到25%的机会中听牌反超高对。底池已经有150K,加上枪口位价值大概75K的赏金,这非常值得冒着被淘汰的风险全下最后77K筹码。
所以我全下了,CO位用A♥8♥跟注(考虑到我和枪口位的赏金,我觉得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可惜,转牌来了一张A,河牌并没有提高我的牌。
虽然用这样一手恶心牌输掉了20个大盲注成为泡沫让我有点沮丧,但我毫不怀疑地相信,在PKO的模式下,这样打是对的。枪口位的赏金比最小奖金更值得争取。如果我赢到这个底池的话,我不仅能进去钱圈,还能采集到更多更大的赏金呢,这才是玩PKO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