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ikka Anttonen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了关于扑克圈拉赞助的一些小常识,今天的文章我们再来说说其他问题,比如赞助前需考虑的方方面面、被赞助的优缺点和如何拉赞助/成为签约牌手这些内容。
如果您错过了上一篇的内容,可点击下面链接进行了解:http://www.dzpk.com/news/2017-0927-28984.html
签订赞助前需考虑的方方面面
当一份赞助摆在你面前时,先别急着匆匆签下,把下面几个问题想清楚了再下笔也不迟。
1、弄清赞助的实质。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即便那是明摆着的事实,但很多人还是看不清,当你拉到赞助后,其实你才是那个付钱的人,老板只是“垫资”,你为了找人承担打牌的风险,老板就是那个暂时帮你担下风险的人,但如果你不盈利,没把垫付的资金还上,你就是不赚钱的,而那些垫付的资金,实质就是你自己赢来的钱。
2、留后路。有句老话叫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你的钱也不应该全都用作打牌基金,你要做的是把自己的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打牌,一部分留用生活所需。当你拉到赞助后,你其实有99%的时间都是用来赢回“垫资”的,实际上,几乎每个被赞助的玩家都会犯一个错,异想天开以为自己可以早早盈利,经常提现,可真实情况却是,你可能会经历好几个月,甚至是一整年不能从老板那提现的情况。虽说连着十二个月的下风期很少见,但其实没有少见到罕见。
3、我们应该视一份赞助合同的时效是暂时而非永久的,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拿自己的钱打比赛或玩cash,有人或许会不同意这种说法,但如果一直用别人的钱去玩,你会分心,会很难提升牌技,因为你毕竟花的不是自己的钱,所以很可能不会全力以赴,但我们找赞助的初衷,应该是用这笔钱生出我们自己的钱,累积自己的资金,累积自己的技术,这才是依靠赞助打牌的正确心态。
看到这里还不能确定靠赞助打牌是否合适自己?那就看完被赞助的好处和坏处再做决定吧!
被赞助的缺点
1、被赞助之后,你的老板不再是你自己。
很多转行做职业牌手的人,多是一些不愿意被体制束缚,被朝九晚五的工作束缚,被固定工作束缚的人,这些人向往自由,向往自己做主的生活。可一旦你签了赞助合约,你所向往的自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将随之而去。虽然老板不可能完全控制你的生活,也不能在你不情愿的情况下强迫你去打牌,但他还是可以要求你去做一些事,比如每个月固定玩多长时间,或是时不时的查账。要是你打牌打得很顺,总的来说是给老板赚钱的还好,可如果你打得不顺,让老板垫了很多钱,这无形会让你感到很多压力,让你不得不去讨好老板,毕竟你输的可是他的钱。
2、经历负债的压力
我们花自己的钱打牌,情况就会很简单,不管输赢,我们只管对自己的荷包负责,可一旦被赞助,又出现垫资的情况,很多人会因此经历很大的精神压力,会自责,会后悔,会有罪恶感,有些人甚至因为老板帮他们垫资太多,以至于不得不去借钱还老板垫的钱,有些人则是因为一直不盈利,或短期内没办法通过盈利填补亏空,以至于每天被这些亏掉的钱搞得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最后连正常过日子的心情都没有了。不要以为这些话是危言耸听,在这个圈子里,一些靠赞助打牌的人是真的在经历着这种事,如果你也想依靠赞助打牌,那么请做好有一天可能会面临这些情况的准备。
圈内有一个牌手,在比赛圈还挺有名的一个人,曾获过几个大赛的冠军,包括一场周日百万赛的冠军,还曾经有过一个月内在线上扑克赚了25万多刀的经历,可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朋友爆料说有一次和他吃晚饭,按照他的成绩,以为他会点很贵很好的菜或酒之类的,没想到他点的却是最便宜的菜,水也只是喝矿泉水而已,他朋友问他怎么回事,这位周日百万赛冠军,一个月赚25万刀的牌手说他还欠了40多万的“垫资”,已经三年多没有纯盈利了,目前正处在贷款状态。
Doug Polk在他网站的文章里说过,如果你问一个专职打50刀买入锦标赛的牌手,让他估计一下自己被赞助后老板最多会垫资的钱是多少,他可能回答15k,但Polk说实际数字是这个数的三倍,至少三倍。
被赞助的好处
1、免费培训
拉赞助其中一个最棒的地方就是可以上免费的培训课。很多大老板会花钱请顶级的牌手去给他的马仔们做团体培训,让这些顶级牌手给马仔们做一对一的牌谱分析,为他们录制针对他们而做的策略视频,等等一些让马仔提高牌技的培训方式。
如果你找人赞助打牌,但这份赞助却没有顺便给你提供一个免费的培训机会,那你可以考虑换个老板了~聪明的人都懂得在拉赞助的同时,顺便向老板申请一个培训机会来提升自己的牌技,这其实也是你提高牌技最有效的捷径之一,而且因为老板在你身上投了钱,他肯定希望你的牌技能够妥妥地,这样他才能更快从你身上赚回本外加盈利啊,所以聪明的老板也会不遗余力地去帮助自己的马仔提升牌技。
2、培养出更好的理财习惯
长远来看,如果你一直做一名签约牌手,这种做法其实弊多于利,但圈内不少人确实是通过拉赞助的方式累积资金的,当然前提是方法用对才行,如果方法对了,做签约牌手其实是玩家累积“第一桶金”的一种很有效方式,而这种方法对于“紧人”型玩家很有好处,因为他们太害怕输钱,他们会打得很谨慎,不会盲目升级,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会让他们把资金累积起来。
3、更多的机会
一名真正的牌手,他打牌的目标肯定不仅仅是为钱,他做牌手还是为了体验更多不一样的事,比如去WSOP参加一场比赛,或是去欧洲参加一场比赛,或是凭借打牌的机会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如果你选择做签约牌手,你达成这种梦想的几率会更大,可如果你平时玩的是买入几百块的比赛,你应该一时半会也打不了WSOP上千块买入的赛事,可若是你在自己几百块买入的比赛里发挥得很好,你就可以借此成就得到赞助,然后去打那些你的荷包负担不起的比赛。
4、扩大人脉
很多老板在圈子里有很强的关系网,当你是“个体户”的时候,你朋友圈的可用资源或许少之又少,但如果你加入了“组织”,做了某老板的马仔(也就是签约牌手),老板有时还会鼓励你多跟同门师兄弟拉关系和联络感情,要知道这些同门师弟都是因为有本事才会被老板看上,所以跟这些同行交往,跟这些与你目标相近的人交往,其实是有利于你的进步的。如果你在做马仔之前,在圈子里认识的牌手不多,一旦你做了马仔,你就会因为师兄弟的提拔而扩大了社交圈,这无疑你在圈里扩大人脉的一个很好途径,有时候一些无形的机会就藏在这些关系网里,所以说签约的好处还有这个。
如何拉赞助
想要在扑克圈拉到赞助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如果某天有人找上门,不问你的成绩,不问你的能力,告诉你他愿意赞助你,那你八成是碰到骗子了。事实上,越成功的老板,想要获得他赞助的难度越大。
从笔者的经历来看,圈子里90%的赞助申请都是被拒绝的,如果你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你可以在一些专门从事赞助这一块的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声誉、或是在某些人气论坛以及这个圈子去累积自己的名气,当然好的名声肯定不是一蹴而就能成的,是需要像熬一锅好汤那样慢慢熬出来的。
至于具体要怎么做,你可以先从在那些从事赞助这块业务的网站或论坛卖股份开始,或是在论坛发帖卖股份,之后慢慢跟圈子里的牌手打交道扩大自己的人脉,最后再通过某条人脉去搭上某个老板那条线。
话说回来,想要获得一份好的赞助合约,归根到底还是得靠实力,圈子里很多老板从业的年份已有数十载,这些老板之所以还能继续在这个圈子混是有原因的,这些人可不会在没有保障和调查的前提下随随便便对一位牌手抛出橄榄枝,所以想要拉到赞助,大家还是老老实实提升牌技,用成绩说话吧,当你做出了成绩之后,适当地在圈子内累积一定的人脉和名声,幸福自然就来敲门了。
据这篇文章的笔者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签约打牌的玩家估计有上万名,如果你有耐心也肯努力,你终究会成为其中一员的。
当然,老板也分好老板和恶老板,所以当你真的决定拉赞助的时候,记得找一个最适合你的才好,一旦签约成功,平时也被忘了和老板维护好关系,这也是你们能合作成功的关键。
盈利榜中的海市蜃楼
在文章结束的时候,给大家捅破一个扑克圈的假象。如果你关注这个圈子的新闻,你可能会时不时看到某家媒体,对牌手们在线上或线下比赛的收入做个总结或排个名什么的。
如果你对文章里排名靠前的某个牌手特别感兴趣,于是就到网站查找他/她最近的比赛成绩,发现他在最近这几个月赢的比赛中,有几场比赛的奖金居然都是六位数的,看着这些成绩你心想:“哇,这家伙太TM牛B了,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他这样!!”
可事实却是,在PocketFives那些网站中,线上锦标赛盈利排行榜的前100名牌手,其中至少有50位的所谓“成功牌手”,他们背负着老板海量的“垫资”,差一些的甚至到了破产的地步,这种现象不只是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段,这种状况其实是圈子里的一种常态。
说实话,如果一个牌手想在一两年内把自己搞破产,签赞助是最有效的方式,这个结论听起来似乎荒谬,但却实实在在发生在很多人身上。
在MTT这个圈子里,贫富差距其实很大,最大块的蛋糕只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大部分人的盈利是很惨淡的,这些盈利惨淡的人因为用钱换荣誉和名声,所以最后却落下个负债累累的下场,而这些债(欠老板的垫资)可能会跟着他们一辈子。
MTT这个圈子容易吸引到一些爱出风头、爱名利、爱一次就赢一大笔奖金的牌手,如果是这种性格外加做一名签约牌手,这简直是种超有毒的组合,很容易阴沟里翻船。
不过写这篇文章的作者说,他身边其实有不少隐士,这些人主要参加25美元买入的比赛,可他们账户里的钱却也能高达6、7位数,这些人看淡名利,远离聚光灯生活,不沾染“马仔”这份职业,只是实实在在地靠这些“低买入”的比赛挣钱,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作者说,他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打击想要做签约牌手的人,当然也不是为了鼓励大家去做“马仔”,毕竟做不做马仔,适不适合做马仔,最终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这毕竟取决于个人的能力、性格和需求。
不过,如果大家真的想要签约,最关键的还是仔仔细细地考虑这件事情,因为一旦你做了不合适自己的决定,这种决定所造成的结果对你牌手生涯带来的影响可是一辈子的。
本文来自互联网,内容属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