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玩个游戏,猜猜他是谁。
他在线下扑克的工龄已经有40多年,名下有2条WSOP金手链,全球只有两个人进过的钱圈数比他多,这40多年来,他闯入的钱圈高达400+,所以,他是谁?
除非大家快进到文章的后面找答案,不然我猜很多人都想不出他的名字,而且对他也知之甚少。可能有人猜他是Doyle Brunson、Johnny Chan或 Humberto Brenes,但这几个名字都不是正确答案。这篇文章的主角是个低调的人,可当笔者最近在网上读到他的经历后,心理涌出了写一写他故事的想法。
他,就是, Randy Holland。
Holland在Hendon Mod留下的数据很有趣,40多年来,他拿过的最大一笔奖金只有177,460美元,可他却凭借400+的钱圈数累积奖金到350万美元之多。Holland第一次参加现场比赛就进了钱圈,那是1993年的WSOP,买入1500美元的限注德扑赛事,是他的第一个钱圈,他的第一个钱圈就是第8名,奖金11,040美元,当然,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WSOP,参加这场比赛的名牌手有Chad Brown和Humberto Brenes,最后的冠军是Hugo Mieth。
Holland的成绩一直都很不错,也很稳定,为什么40多年了,我们对他的了解却那么少?部分原因是,他的很多成绩都是扑克经历大繁荣前获得的,也就是2003年之前,虽然那时候的扑克没有像如今这么广为人知,可却不影响它是一个受欢迎游戏的事实。其实圈内像Holland这样的牌手很多,出道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地打牌,成绩也很不错,但却不被媒体青睐和报道,因为他们爱曝光的多是些年轻一辈的牌手。
另外一个原因是:Holland害羞⁄(⁄ ⁄•⁄ω⁄•⁄ ⁄)⁄,他不像Phil Hellmuth那样,喜欢搏出位,他喜欢低调行事,不爱曝光自己,不爱吹嘘,只是默默耕耘,让成绩说话。从Holland的成绩来看,这些成就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Holland能够把牌打好,看完他的资料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他是佛罗里达州一位很出色的律师,我们都知道想要在律师行业获得成功,那可不是什么小菜一碟的事,需要的是一颗精明的脑袋以及很强的综合能力。Holland是在40岁的时候转向扑克这一行的,在打牌上花的时间不比做律师的时候少,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没有捷径,也提醒了我们打牌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关于什么时候适合开始做职业牌手,Holland的观点是这样的:
“因为打牌,我有机会经常去拉斯维加斯,有机会参加18场巡回赛,有机会去欧洲旅游,有机会去拜访住在那边的朋友。虽然我旅行的次数没有以前那么多,但打牌给我提供了去经历和感受其他文化的机会。不过,我不建议年轻人做职业牌手,我认为选择打牌作为职业之前,应该先经历另外一种生活,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这种方法很不错。”
Holland的观点是建议年轻人先去经历一种接地气的生活,先生存下来再谈理想,经历过这种实实在在的日子后,这些生活经验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谦逊,让我们更脚踏实地,当我们一旦在理想中的职业里获得成就时,拥有这些生活经验的我们才懂得更好地去享受和把握这些成功。
虽说在圈内不是很出名,但他的名声挺好,能够在刚入行的时候,劝说John Juanda和 Erik Seidel跟他交换股份,然后在两人都打出了很好的成绩后,劝对方赞助自己打牌。
当我们能通过打牌养家糊口的时候,选择做职业牌手之前,对于该成为哪一类型的牌手,我们心理应该是有数的。我们可以像Holland那样,远离媒体的镜头默默耕耘好好享受扑克带来的乐趣,也可以像其他名牌手一样,利用媒体曝光自己,享受成绩的同时也享受别人的掌声,不管是选哪一种,前提是我们的能力得足够强才行。
Holland说希望在退休前再多赢两条金手链,但不会完全退圈,还会继续活跃在世界各地的高额桌上,因为他的低调,在牌桌上的时候,你有可能会遇见他,但你不一定认识他。
这就是他想要的牌手生活,也是他的选择,那么,如果做职业牌手,你的选择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