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Jonathan Little(Card Player杂志专栏撰稿人,美国职业牌手,拿过WPT冠军、快活林扑克大赛冠军、WPT年度选手称号)。截止2014年,个人比赛收入超过620万美元。
下面我要引证的这手牌选自买入1万美元的WSOP亚太区主赛。参加那场比赛的时候,我是按时到场的,到场时,我的牌桌上只来了4位选手,其中有三位的策略都是紧凶的路数,剩下那位的风格(且称他为B吧)就是但凡入局,他都要竭尽全力拿下底池,而他所入局的大多数底池也确实被他拿下了。打这手牌之前,我们只交手了几次,交手过程中,他也从我手上赢过几个小底池。
言归正传,这手牌中,我的有效筹码是30,000,坐在CO位,拿到9♦9♥,我用它们开局到300,对手是打得又凶又松的B,他在小盲位跟注。
翻牌:K♥6♠2♦,对手领先下注500,从他这个举动中,我其实没太看出什么来,不过就他之前的牌风来看,我暂时先把他的牌界定在一个比较松的范围上,这个范围包括任意跟翻牌有关的对子,任意卡顺听牌,以及某些纯诈唬的牌型。我决定跟注,因为跟这个范围相比,我的牌处境还是不错的。在那种感觉对手摆明就是在玩你的情况下,我们是不能怕跟注的,就算手里的牌很容易被碾压,被提升的机会也比较小,但如果我们强烈感觉对手就是在欺负人,我们是得跟来看看后续发展的。
转牌:8♠,底池1700,对手下注1500,打到这里,我感觉对手的意图就是为了让我弃牌,我想他猜我的牌是一手边缘成牌,所以他在试图逼我弃牌。我感觉对手要是想让我跟注的话,他会下小一些的注,比方1100这种。我还是坚持自己在翻牌的读牌和判断,也决定在这里跟注,而我在下一圈的打算是,跟注对手在大多数河牌的下注。其实,在我们打牌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对手观察得够仔细的话,偶尔在一些情况中,我们是能够看出对手就是在诈唬的,而在和B交手的这局牌中,我强烈感觉到他就是在诈我。
河牌是:4♣,底池4700,对手下注3500。虽然对手在河牌的下注所占底池的比例,没有他在转牌的下注所占底池的比例那么大,我还是坚持自己之前的判断,觉得他在诈唬的几率比较高。倘若对手下的注比这个大,那我跟注的意愿甚至会更高。可如果对手下注的数量较小,比方说2000这样,我就会小心一些,因为对手下这种数量多是想让我跟注,所以在这种情况中,我就会跟得比较谨慎些,原因是对手很可能是在价值下注。在这局牌中,当对手下了3500后,我迅速跟注,不出所料,对手在我跟注后快速盖牌了,而我也幸运地一早就在这场比赛中拿下一个大底池。
在锦标赛的早期,筹码量240BB和360BB这两个数所代表的意义并没有太大不同,不管这局牌我是赢是输,我的对手应该都从我这里接收到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我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也不是他能够随意欺负和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的人。当然,这也是我在跟他死磕这手牌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也希望通过这手牌的较量,让对手在当天接下去的比赛中能够在面对我的时候表现得没那么多花花肠子,表现得直接明了一些,而在当天之后的比赛中,他也确实没让我失望,在和我交手的时候,他的确是按照我所想的那样去表现的。
有时候,在比赛早期,当我们手里资本还算高的时候,我们可以花些筹码去表明一些姿态,打得凶一些,让对手不敢随意摆弄和欺负我们,这么一来,当盲注上涨之后,因为我们已经表过态,表明自己并非是那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人,所以对手就不会再轻易给我们难堪或是把我玩得团团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