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艰不拆,环境恶劣仍可以通过打牌挣钱吗?

2016.03.30 07:22:06 发布

作者简介:Ed Miller生长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2000年,Miller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物理与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位。大学毕业后,他搬到华盛顿的雷德蒙德,以软件开发工程师的身份为微软工作。

在2001年11月,把德州扑克作为新爱好的Miller在线上注册了一个账户,并存入了几百美元资金。然后他就开始玩低级别的德州游戏。在输掉最初的投入后,他开始寻求可以提高牌技的方法。在2+2网站和它出版的书籍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开始活跃在2+2论坛中,接着几个月之后,他就在当地的棋牌室中扭亏为盈。

在2003年1月,他开始去挑战更高级别的有限德州:$10-$20、$20-$40,3月份的时候他从公司离职,开始全职打牌。当他在西雅图成功打牌6个月之后,他搬到拉斯维加斯,如今他已和妻子Elaine定居此地。

2004年7月,Miller与David Sklansky和 Mason Malmuth合作,完成他的第一部作品Small Stakes Hold'em;Winning Big with Expert Play 。到了2006年,这本书的销售额已超过100,000本,引导无数玩家走向有限德州职业牌手之路。

2005年4月,Miller完成了他的第二本大作Getting Started in Hold’em。这本书面向的是初学者,他在书中为大家完美诠释了关于有限和无限德州现金及锦标赛游戏的内容。

2005年之后的书籍有:

The Course: Serious Holdem Strategy For Smart Players (2015) 《大定律》

Pokers 1%: The One Big Secret That Keeps Elite Players On Top (2014) 《1%扑克精英》

Playing The Player: Moving Beyond ABC Poker To Dominate Your Opponents (2012)

How To Read Hands At No-Limit Holdem (2011)

Small Stakes No-Limit Hold’em (2009)

Professional No-Limit Hold’em: Volume 1 (2007) 

================================================================

 

今天Ed Miller要和大家分享的并非所谓的实战策略,而是与大家分享在如此严峻的扑克环境里,他所历程的事情。在接下来的长文中,他将和大家来谈谈自己的感想与看法。

在过去这两年,很多线上扑克室新推出的一项改革损伤了一些玩家的利益。如果关注过业界新闻,大家应该知道我们说的是什么,去年扑克之星推出新的VIP制度后,引发了很大一阵骚动。特别是高额桌玩家,因为他们是新制度的目标群体。新制度出现之后,他们从线上扑克室获得的返水急剧减少,而几年前,扑克室提供返水高达80%的情况却是常态。

在没改革之前,当扑克室的返水还是很大方的那段时期,圈内依靠打牌生存的玩家数量激增。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返水精英”('rakeback pro' )的说法,由于返水很诱人,一些玩家受到刺激去升级。虽说级后他们打牌的成绩是盈亏平衡,可他们却完全可以靠扑克室的红利和返水生存,这些人就是圈内说的“返水精英”。

虽说新制度下依旧存在着不错的福利,可整体的面貌已经改变,扑克室已经不太可能会像以前那么大方。那么,曾经靠返水过活的玩家,他们现在要打出多少的盈利才足以支撑他们全职打牌?

生活在别处,旅居他国打牌可行吗?

显然,在今天的社会里,环游世界所花的住宿费依旧是很大一笔支出。这么一来,我们就得考虑清楚。如果想要职业打牌,离开家满世界跑去打牌,从长远利益来看,是否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周游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一群志同道合的牌友,这听上去挺棒地对不对?可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向往。虽说凭借我们现在的收入,可以到消费水平低一些的国家。比如东南亚之类的地方打牌也可以好好活个几年,可要是我们没有B计划。当牌手这个职业不能让我们生存时,我们还有后路可行吗?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看看五年前,那些美国牌手所经历的事情。有多少人真正在决定环游世界之后走上了依靠打牌存活的日子?

更何况,我们心目中周游世界打牌的想法,其实应该是想去那些比我们所在国家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可那些国家的消费水平往往会比我们目前所能承受的支付能力要高很多。因此,假如我们赚的钱或者说存的钱还不够我们生活支出的话。这种“周游世界打牌,结识志同道合牌友”的想法还是放一放吧。等到我们真正有能力任性的时候,我们再收拾行装去过自己向往的牌手生活好了。

如果我们的工作允许我们离开一阵,而我们也有以后靠打牌养活自己的想法。那我们可以在完全确定做职业牌手之前,先利用一段时间去尝试一下这种方式可不可行。倘若可行了,我们再去做一个长远可靠的计划,但前提是,别忘了给自己留条后路。

竞争如此激烈,究竟还能通过打牌挣到钱吗?

说了上面那些话,大家会不会开始有点打退堂鼓?或是觉得应该另谋出路比较好?是否有种发展新的梦想,不做职业牌手的想法?

别急,先别那么快下定论!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提升牌技是一件挺难的事情。我不清楚这跟我们人类的本性有无关系,还是说这只会发生在扑克这个领域。但我在很多的牌手身上都发现了一个通病:那就是对于那些能够提升自己牌技的建议,很多人似乎很难接受或去吸收。

我经常会去逛扑克论坛,企图在上面找到有用的策略。在逛论坛的期间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现象出现的频率比其他现象都要多得多。那就是:大家经常在论坛上寻求策略上的建议,可真得到建议之后,他们却固执己见,滴水不进。结果就是大家自身存在的有问题的打法没有得到改进,至此牌技没有能够提升。而每次听到新的建议时,这些固步自封的人总能找出理由去挑剔那些别人给出的建议。

曾经我在做教练时带过一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指正过他们的一些打法。刚开始一两个星期还好,可之后当我检查他们的数据时,这些学生还是外甥提灯笼—照旧用自己之前的打法。就好像他们的脑子或是身体里存在着一种阻止他们进步的抗体,这种抗体会排斥一切外来的好东西。因此,他们只会用自己潜意识里认可的最赚钱的打法。

于是,这些学生开始抱怨:不管付诸多少努力,自己依旧没有进步。可事实上:这些学生就算学了新知识,得到了好的建议,可他们却没有吸收,打法几乎没有变过。于是老问题依旧存在,循环往复,问题得不到改进,牌就变得越打越沮丧。

大家不要以为这种现象只存在我的学生身上,其实这种毛病是很多想要升级的低级别游戏玩家身上所共有的。如果你想要通过打牌挣钱,最基本的做法是先从听取别人意见,并遵循别人意见改进自己打法开始。

扑克这种游戏,最棒的一个地方在于:汗水发挥的作用比天赋大。大家不要天真的以为,那些在圈内靠打牌混得风生水起的男神女神,他们都是仅凭天赋混到了现在。千万别再有这种天真想法了。从现在起,好好努力,想要把牌打好,下苦功夫和多花时间在上面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可如果你是真心喜爱这个游戏,这是加分的一项。兴趣可以帮你走更远,帮你达成目标。

同时扑克又是一项很复杂的游戏,就连机器人都搞不定,更何况区区凡人。想要把它“征服”,那是“愚公移山”,但就是这种难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就目前打牌的玩家来看,很多有天分的人,他们不用怎么努力就迅速攀上了职业的高峰期,可当他们没法再依靠天分走更远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熬不过去,也达不到更好的成绩了,理由就是我上面提到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是否还能通过打牌挣钱?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如今的游戏比以往难打很多。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了又失败了,浮起来了,又沉下去了。而且论坛里也总是“妖言惑众”,说什么整个环境已经很难搞。所有人都很厉害,自己再怎么学都学不好了。事实上,圈内也真的存在那些四处“求医”,却又依旧治不好自己坏打法的人,存在那些永远得不到进步的人。因为这些人会找很多借口,他们把责任推到了其他所有外界条件上,却不去想想自己这个内因才是关键。不想想其实是因为自己不再如往常般努力,所以才会止步不前,没法再通过打牌挣钱。

因此,我们不做那种人,我们不放弃,不放弃就有希望。现在是信息时代,很多扑克书籍,扑克策略文章,扑克策略视频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只要我们有心,愿意努力,赶紧下手搜罗那些有用的东西吧。搜罗下来还不行,最重要的还是用心去琢磨搜罗来的信息,尽可能多地去把里面的知识学为己用。这样的话,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愿意学,愿意随着这个游戏一起进步,我们总会做到以职业牌手为生!

收藏转发

发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