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扑研讨会:别让超标“名声”成为牌桌决定绊脚石

2016.03.31 05:45:05 发布

摘要:别人对你打牌能力的看法,会不会影响你在牌桌上的决定呢?

Kara Scott(国外扑克圈内著名女主播)曾和外媒记者讨论过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牌桌上,我们会有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Scott在国外扑克圈的名气已经不小,她认为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牌手,“我们”(Scott口中的我们主要还是指有名气的牌手)需要把自己的名声付诸脑后,别被这些名声束缚住了自己在牌桌上的手脚。就连Scott的另一半(一位成绩很不错的Pro)也承认,他在牌桌上也会被“名气”所累,做出些很愚蠢的决定。

虽说大多玩家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每天看到那些八卦新闻也可以想象。作为一个有名气的人,想要以平常心对待这种名气是多么的困难。因为怕尴尬,怕出糗,怕没面子,作为名人的他们就会有一种要“端着”的想法。事实上,这种怕出糗的想法谁都会有,我相信大部分业余或者职业牌手都会有过这种经历。也就是:因为怕尴尬而导致决定或打法受了影响。

或许大家会怀疑“大部分”这个字眼,可你还真别不信,只要到论坛看看就知道了,去了解下有多少人热衷于讨论自己打过的牌局,感受下有多少人喜欢在被Bad Beat后立马发帖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者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牌友,看看是不是大多数在打完一手犯错误的牌后,为了让旁人不觉得自己愚蠢而极力去辩解或掩盖自己的错误。

外媒的记者说他曾经很看重自己在牌桌上的表现和形象(这里的形象不是策略中所说的那种“范围形象”),到后来他才发现这种过分在意对自己在牌桌上的决定有多伤。我们在牌桌上做选择时,如果同时想着“如何做出正确决定”和“怎样做不让自己看起来很驴”这两件事的话,脑子就很容易变浆糊。因此,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牌桌上。千万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只要尽力做好自己就够了。心里只要想着怎么做出正确的决定就可以了,至于结果会不会让我们看起来很傻很天真,结果会不会让我们被Bat Beat,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如果我们自己真能做到不被“名气”所累,那么我们在牌桌上就会轻松很多。

下面我们就着重来谈谈职业牌手们最应该摒弃掉的两个方面,跟随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处不胜寒

去年,线上最大扑克平台扑克之星为了吸引更多娱乐型玩家的回归而改变自己的VIP政策。而许多外媒记者在平时的交流中,也经常会讨论到娱乐型玩家如何被Pro的凶猛和不友善吓跑的情况。这种情况正是上述所说的“名气”问题会引起的连带效应之一,娱乐型玩家会感觉到与Pro的距离感。最主要的原因是Pro讲出的一些高深理论给了他们这种feel。虽然Pro没有明说什么调侃娱乐型玩家的话,但这种高冷范就会无形中拉开了彼此间的距离。我们都知道Pro在牌桌上高谈阔论并无任何恶意,但这种高谈阔论往往会让旁人感觉到Pro的高大上。然后将Pro视作攻击目标,进而群起而攻之,或者避而远之。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对于Pro来说,好处都不大。如果在牌桌上,我们成为了众人的头号敌手,那打牌时心智稍不坚强的就会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如果我们成了别人避而远之的对象,那有好牌时,就很容易打不出价值。

因此,我们不需要总是端着,怕别人觉得我们不懂行或是担不起“高手”这种名号而特意显摆。被这样的“名声”所累,怕丢失了“高手”的面子而影响了自己在牌桌上的决定和盈利。这样的做法是相当没有价值的。

看起来能力强不一定是好事

 

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想到没有,有时候对于牌手而言,被低估,或者说被“看不起”或许才是最好的。如果说对手看见我们没有打好一手牌,这或许会是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下一次在类似的情况中,他们或许会因为固有印象而低估了我们处理这种情况的能力,然后掉以轻心,而反被我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我相信Phil Ivey应该很希望对手们都认为他很弱,而这点正是Phil Hellmuth的强项,也是他成为金手链保持者的原因之一。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够打败他,所以会轻视他,他也就能够利用这一点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果我们打牌的主要动机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位能够盈利的牌手,那我们最好不要用“专业”形象吓跑那些能够让我们盈利的人。

问一句外圈(国外扑克圈)很流行的话:“你是想做一名‘看起来强’的牌手,还是做一名真正有实力的强牌手?”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作为站在顶尖的扑克玩家,只有不断正视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才能够朝着成功不断迈进!

收藏转发

发布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